本所之教學方向包含平面顯示科技、太陽光電能技術、感測器技術、固態光源及光子晶體與奈米技術。課程以「光電子學」、「固態物理」、「元件物理」為共同入門基礎課程,再規劃開設平面顯示器技術、太陽電池技術、感測器技術、固態光源元件製作與設計、光子晶體的應用等各領域核心課程,培養各領域研發人才所需之專業知識。
未來中部地區即將發展為台灣光電產業的重鎮,本所將配合國家重點政策,發展國家需要之新科技,往「平面顯示技術」與「太陽光電能技術」方面發展。除了協助國內明星工業提升競爭力,更期望提升中部光電科技相關之元件設計與製造能力。未來也規劃朝向奈米技術及積體光學在光電上之應用領域來發展。
目前本所現有專任光電相關領域專長之教師,計有教授1人,副教授1 人,助理教授3人,共計5人。並借重本校物理系與材料系在光電領域專長之師資,計有教授兩人與副教授一人,以增加本所之研究能量。此外,本所另特聘三位光電領域相關之專案教師,計有副教授一人與助理教授兩人,協助本所的教學與研究。
教學資源:
本所目前有120坪class 100等級之無塵室,其規模在全國各大專院校中算是首屈一指,本所並積極開放無塵室資源給本校各系所與校外各學術機構作為相關研究之使用,以促進校內與校際間研究發展與資源共享,而相關教學研究實驗設備近百項,分置於無塵室與各相關實驗室和八個研究實驗室。因應本所未來展特色之需要及配合中部科學園區光電相關產業之需求,除利用每年之圖書儀器費補充加強現有各實驗室之設備外,並擬利用學校配合款、教育部專案補助、國科會研究計畫設備補助及其他研究專案補助以成立新的實驗室,並加強與外界之建教合作。
本所為中部地區唯一以平面顯示技術與太陽光電能技術為特色與主要發展重點之國立大學光電工程學府,經過多年來全體教師同仁不斷之努力,各項成果及績效顯著提升,未來將朝向建立更完整之教學與研究等軟硬體設施,提升研究成果達國際水準,並協助國家推動產業升級、科技本土化等政策為目標。
對產業之貢獻:
積極推動產學合作、技術研發計畫與人才培育。過去透過產學合作計畫已獲得國內、外相關專利者計有10件以上。多位老師擔任相關產業計畫之技術審查委員,並應邀至產業界或研討會擔任講員,積極推廣技術與人才培育者亦相當多人次。本所未來將持續舉辦太陽電池與平面顯示技術相關之研討會,邀集產官學界專家與會,深獲各界熱烈迴響與好評,為產學交流及人才培育作出貢獻。
光電所碩士班/碩專班教育目標
-
專業視野:
培育具有平面顯示技術、太陽光電能源、感測
器及奈米 光電視野之專業光電工程人才 。
-
理論與實務:
培育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 。
-
思考與創新:
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
-
合作與倫理:
培養學生具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並理解工程倫理 。
- 國際觀:培養學生國際觀並提升外語能力 。
光電所碩士班/碩專班學生核心能力
- 運用數學、科學及光電工程知識與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 分析、設計與與系統整合之能力。
- 策劃與執行光電工程專題研究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 資料蒐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研究創新之能力。
- 領導、管理、規劃及溝通協調成果展現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之精神,並理解工程倫理之重要性 。
- 培養國際觀及了解科技發展之趨勢。
- 自我學習及終身學習之習慣與能力。